一 、你得了“知识松鼠病”了吗?
阿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,先打开樊登听书,在最新课程里开始洗漱,上下班路上不是刷知乎付费专栏,就是继续听喜马拉雅课程,看见觉得可能有价值的课程就下手去买,报了好几个付费学习班,写作、时间管理、理财、声音美化一个都不能少。一段时间下来,阿立突然发现,钱包瘪了不少,好多课程只看了个开头就被扔在脑后,自己还在不断买新的课程。
很多人出于焦虑囤积了大量付费课程,收藏各种干货文章,他们的想法是:“总有一天我会用到这些知识”、“我收藏这篇文章,一定会在什么场合发挥价值”。
艾瑞《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》指出:
2017年,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49.1亿。而到2020年,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达235亿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囤积付费知识的行列中。然而,残酷的现实是,对知识付费,不等于真正学到知识。你拥有的,可能仅仅是不断升级的知识焦虑。
这其实是一种现代人的典型病:知识松鼠病。在心理学上的学名叫做强迫性囤积症。
二 、知识松鼠病往往源于两大认知误区:
1 、以为信息就是知识。
英国诗人艾略特在 1934 年写的一首诗里提到了信息、知识和智慧的关系,后来人们将这几者的关系转化为 DIKW 模型,最底层的是资料(Data),然后是信息(Information),之后是知识(Knowledge),最顶层是智慧(Wisdom)。在这个模型里,知识和智慧由于包含了更多个人思想在里面,属于更有价值的东西。
在“知识松鼠病”患者的眼中,收集各种有价值的资料,会在未来某个时间提升知识水平。其实人们收藏的不是知识,仅仅是信息。信息是知识的载体,没有经过大脑内部处理的信息,囤积再多,也无法转化成个体知识,
2 、我收藏了这么多信息,总会找到能用到的时刻。
人类在进化历史上,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,经历了长期的采集狩猎时期。长期生活在食物焦虑的环境中,为了生存,人们四处采集囤积食物,“看见可能有用的东西就先囤起来”已经深深烙印在人类的基因里。进入信息时代,人们早已摆脱了物质上的贫瘠,却因为信息爆炸同样产生“赶不上时代,吃不饱信息”的焦虑,因此,也在拼命囤积信息。
爱囤积的知识松鼠病不一定没有用,只是成功概率非常低。因为只囤不用,仓库里的堆满了杂乱的信息,想用时经常找不到,也会有深深的挫败感:我都收集了这么多知识,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?
三、 如何解决知识焦虑,战胜“科学松鼠病”
1 、接受焦虑,我们来拥抱时代
我们的世界在近三百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人类从农业社会一跃迈进到信息时代。农业时代,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用有限的知识就足以应对,不需要太多更新。
随着时代进入后信息时代,面临互联网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,人人都有焦虑,在时代的洪流中不知走向何方。
其实,知识松鼠症,也是我们积极面对世界变化的一种努力。
知识囤积者没有就是掌握有效的方法,将收集来的“松果”整理排列。找到好的整理法,“松鼠们”也能在仓库中分门别类找到需要的果子。
2、费曼技巧帮你战胜科学松鼠病
知识可分为两类,第一类知识侧重了解事物的名称。第二类侧重了解事物本身。这两者并不相同,“知识松鼠病”患者却不了解这二者的区别。
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,理查德·费曼开创了一种深度学习法。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也是学霸们在学习和职场领域所向披靡,深度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最好方法之一。
根治知识松鼠病,摆脱只囤不用的困境,关键在于迅速有效高效地学习知识,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财富。
简单说,费曼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
1.了解某领域,尽量用最简单的话语来向非该领域的人解释相关内容。
2.遇到不能理解,又或者没办法简单的解释问题时,那就想办法记下来。
3.在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简单的话语向他人解释难点之前——查阅 研究资料。
4. 重复以上的三个步骤,直到达到精通该领域。
开始学习时,选择一个在你已知知识范围之外,觉得学习之后会有好处的概念。把这个概念按照自己的理解,用最简单直白不带术语的方法,讲给另外一个完全不懂的小白听。看他是否能听明白。
如果你讲不明白就卡壳了,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个概念。是否掌握一个知识的判断标准就是:听懂了不算懂,能讲出来才是真正的懂。
听过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,说明你听的道理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真正的知识,你学到的只是一个假道理。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“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”知行合一,才是真正的知道。如果我们把“行”定义缩小一点,变成复述。当你连复述时都说不清楚,那么离真正的学会还有一定距离。
3在应用费曼技巧时有两个阶段
第一个阶段,当你在复述时,很难清晰表达一个概念让人听懂。这时,是你意识到真懂和假懂之间的差距,已经迈出第一步。
第二个阶段,重新观察这个概念的原述者是如何表达的,他们用了什么精妙的描述方法来解释这个问题。
第三个阶段,重新给小白讲述这个概念后,再度回顾你和原作者之间的差距,这时提出进一步要求:除了讲的明白,最好学习原作者的讲述方法。
4、用费曼能力,可以有效提升职场力
领导给小麦布置了一个新工作。小麦听完,立刻按照自己理解的意图去做。做完回复,上司却很生气:“我当时是这么说的吗?”
小麦心里很委屈“当时就是这么说的,我就是这么办的呀。”
其实这就是在信息传递时出现了理解谬误。这时候怎么办?怎样才算真正理解?用费曼法就是:用自己的话,重新把别人说过的内容或者交办的事情再度复述,双方做一个确认反馈。
当表述的意见达成一致时,就说明没有发生理解误差。
有一种高阶费曼能力的表现,就是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用60秒钟时间里面阐明一个概念,这种高阶能力就是学到一个知识。既能清晰表达,又和之前的其他知识发生关联。这时,囤积知识的松鼠就是在把知识松果分类上架,摆到自己信息库里不同位置上。
知识松鼠症本质是时代焦虑症。《产品思维30讲》的作者梁宁提到,人人都有自己的奥德赛时间。就是你从青年到成年之间有一个奥德赛时期(荷马史诗里的一位英雄,在海上探索了10年),这个时期里你可能会迷茫,困惑,需要不断的去探寻。而这个阶段可能要经历很久。当你真正找到归属,自己真正要发力的领土,再深深扎根,在自己的王国里建设。
患了知识松鼠病的人,很多人都像奥德赛一样,在知识的海洋中漂泊。掌握了费曼技巧,就多了一个工具,在通向自己的知识王国路上,见识更多瑰丽奇妙的风景。
本文来源:今日头条 作者:娜娜在读书